月食元凶—吃掉月亮的惡魔

文:列宇翔

古印度敘事詩《摩訶婆羅多》(Mahabarata)記載有一尊阿修羅——維修瓦巴胡(Vishwabaghu),他是達耶提耶王毗婆羅吉提與辛悉迦所生之子,既有行星、流星之王,西南方守護神之稱,亦是長有四隻手,下半身為龍尾,性格殘暴的惡魔。

這頭惡魔,不單兇猛,更是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印度神話中,神祇也有生老病死。眾神所居住的世界聳立一座須彌山,高山被乳海所環繞。乳海裡蘊藏讓眾神長生不老的「不死甘露」。善神提婆(Deva)與惡神阿修羅鬥爭了上千年,為了這甘露卻暫時講和,雙方協議共同攪拌乳海,獲取海底的長生之水。

毗濕奴化身巨龜潛入海底,其他神魔將曼陀羅山壓在海龜背上,把巨蛇那伽纏在山腰,以山為攪棒,以蛇作攪繩,九十二個阿修羅持蛇頭,八十八個提婆持蛇尾,輪流撥動巨蛇身體,一起攪拌乳海。

經過千年的攪拌,不死甘露終於出現。眾阿修羅率先搶走意圖獨佔,毗濕奴立時以浪花變出無數飛天女神色誘阿修羅,眾提婆乘機奪回甘露。

當眾神享用甘露之際,唯一神志清醒的阿修羅正是維修瓦巴胡。維修瓦巴胡喬裝成為提婆,混在眾神中間偷喝不死甘露,為太陽神蘇利亞和月神索瑪所發現,通知了毗濕奴。

毗濕奴施法砍下羅睺的頭,但維修瓦巴胡已喝下甘露,成為不死之身,但頭部和身體從此分離,頭部化為一顆黑暗之星,稱為羅睺(Rahu),下半身的龍尾則化為天際的彗星,稱為計都(Ketu),由於維修瓦巴胡是邪惡阿修羅,因此羅睺與計都皆被印度人視為不祥之星。為了報復太陽神與月神害得他身首分離,羅睺誓要吞噬太陽和月亮,這就是日食和月食的由來。

月球繞行地球的軌道稱為白道,而從地球觀察太陽一年中相對背景星空的軌跡稱為黃道。太陽和月球在天球上移動時的交點,亦即黃道和白道相交點,在北邊那一點稱為「月北交」,在南邊那一點稱為「月南交」,古印度分別稱為這兩點為「羅睺」和「計都」。太陽和月亮在節點處發生的日食和月食天文現象,衍生出惡魔吞食日月的神話。

在中國神話裡,羅睺與計都成為了「九曜」星君的成員,九曜星君計有太陽星君、太陰星君、金德星君、木德星君、水德星君、火德星君、土德星君、羅睺星君與計都星君。

(本文將刊載於《魔界默示錄 惡魔傳說解密》,該書將於2021年6或7月出版,敬請留意)

Projection: Rectilinear (0) FOV: 47 x 69 Ev: 5.88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