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上許多地方都有一種怪物的傳說,那種怪物的造型是「龜」+「蛇」的結合。例如中華的玄武、贔屓、吉弔;法國的Tarasque;希臘和歐洲的Aspidochelone;澳洲的冥河守護獸……
這是巧合嗎?背後又有什麼密碼?
**本文作者的新作≪異界默示錄 超常傳說解密≫(列宇翔著,ISBN:978-988-79374-0-1)現正於各大書局有售。
文:列宇翔(神秘文化作家)
古華夏素有「四神」與「四靈」的觀念。四神指的是龍、鳳、麟、龜;四靈是指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其中玄武,乃一種蛇與龜相結合的靈獸。牠既像龜,有甲與四足,復像蛇,有長而能彎曲的頸部。

蛇龜合一觀念早於先秦
玄武一詞,晚至戰國才出現,但早在商朝,百姓的心中已有一個蛇龜合體的神靈存在。先秦天文學文獻裡,凡提到北方七宿,多是龜蛇並提(註1)。西漢四神紋瓦的玄武,亦為龜蛇交纏之像,說明早於西漢以前,世人已有玄武乃龜蛇合體的觀念。
根據五行學說,玄武是代表北方的靈獸,身上長著鱗甲(註2)。傳說玄武誕生於夏朝:那位以治水聞名的「禹」,他的父親叫「鯀」,字玄冥(通玄武)。在禹接手治水前,鯀是治水的主力官員,他採取塞堵的方式阻擋洪水,雖有神物「息壤」之助,但依然失敗。民間視鯀為靈龜的化身。
漢以前,玄武以神龜形像出現。漢代以後,壁畫、磚雕、墓葬石刻上的圖像,已變為蛇龜合形。道教將玄武人格化為真武大帝加以崇拜,在供奉真武大帝的畫像裡,每見龜、蛇形像,成為真武大帝的化身。真武大帝的道場在湖北武當上,所以武漢隔江相持有龜山和蛇山。

另一種蛇龜--贔屓與吉弔
有指玄武可能是上古神獸騰蛇及贔屓的演變。騰蛇在古文獻泛指能飛行的蛇,能興霧乘雲;贔屓(又名霸下)乃龍之子,是一種似龜的龍,由於牠力大無窮,慘被擔當建築物的柱子或石碑底座的裝飾。
中華還有一種龜身龜殼,又擁有龍或蛇頭的生物,叫吉弔。《山海經·北山經》:「堤山……堤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泰澤,其中多龍龜。」郝懿行云:「疑即吉弔也,龍種龜身,故曰龍龜。」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鱗一‧吉弔》亦說:「惟蘇頌《圖經》載吉弔脂,云龍所生也。」1712年在日本出版的《和漢三才圖會》,便把吉弔繪畫成跟玄武非常相似。

談到龜與蛇/龍合一的形象,西方也有兩種傳說生物,與玄武、贔屓、吉弔可堪一比。
可怕生物Tarasque
在法國的普羅旺斯,Tarasque是種傳說中的可怕生物。牠被歸屬為龍的家族,擁有獅子的頭,六隻如熊的短腿,龜的外殼,尾巴尖端為蝎子的螫。相傳牠住在羅納河畔中的岩石處,經常襲擊途徑的船和人。法國城市Nerluc的領袖派騎士進擊Tarasque,可惜即使動用了投石車,一樣無濟於事。
根據法國中世紀的傳說,聖瑪爾大(Saint Martha)和她的兄弟姐妹曾經遠赴法國南部傳播福音。當地相傳,Tarasque雖然無畏人類的攻擊,卻為聖瑪爾大的讚美詩和祈禱迷住了,更被馴服並帶到城市裡去。市民一見自然嚇壞了,紛紛向此頭異獸攻擊,然而牠並未抵抗,結果死在鎮上。2005年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這種傳說中的怪物列入人類口述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你可能奇怪,Tarasque雖為背負龜殼,卻是獅頭蝎尾,與龜蛇一體有何關連?妙就妙在,傳說Tarasque是兩種怪物--來自加拉太的Onachus與利維坦(Leviathan)的後代。利維坦是一隻聲名赫赫的魔獸,通常被描述為巨大的海蛇。大家看出名堂沒有?身世上,Tarasque可謂隱含龜與蛇的基因。
死亡島與大蛇龜
世上可曾有其他蛇龜合一的怪物存在過?筆者多番追溯下,發現中世紀以降,
從歐洲到中東,均口耳相傳一種體形極其龐大的生物,與本篇主題甚有神秘牽連。
故事是這樣的。水手們流傳一個「死亡陷阱」:在茫茫大海裡,船隻偏離航道是常見之事,連續多天迷航後,水手極渴望見到陸地。幾經波折,終於遙見一座孤島,似乎有岩石、山谷、樹木、綠地和沙丘,一切看起來非常正常。船隻靠岸後,船員在沙灘登陸做飯,誰知災禍就發生在人人放鬆時,突然大地震動,整座小島突向下沉,倒霉的水手走避不及,遭大海淹沒溺死。
少數有幸生環的水手,赫然發現:這哪裡是什麼小島?真身竟是一隻體形極其巨大的生物!牠裝成陸地,騙不知情者登陸,當感受到人類生火煮食的熱能,便會潛入海裡,好一個死亡陷阱!
這頭龐然大物的傳說遍佈世界各地,於不同文化稱呼各異。在希臘和歐洲,牠叫Aspidochelone;在格陵蘭,牠叫IMAP Umassoursa;在愛爾蘭,牠叫Jasconius;
在中東,牠叫Zaratan;在智利,牠叫Cuero或Hide。在《魔戒》作家JRR Tolkien筆下,這頭怪物的名字叫Fastitocalon。牠們的流傳故事不盡相同,但對於偽裝成島嶼和陸地誘殺水手,卻可謂大同小異。
有人說,牠是一條鯨魚;也有人說,牠是巨型的海龜。從Aspidochelone一詞來分析,似乎是希臘語的複合詞,ASPIS意思是屏蔽,chelone則解作海龜。 這意味Aspidochelone應該是一隻會隱蔽自身的海龜,正好與傳說怪物的行為脗合。
Aspidochelone的記載見諸各種文獻或文學。有些民族形容牠「是一頭海怪,擁有龜殼與猶如蛇頸般的頭」。(註3)換言之,這頭大海怪物同樣是「龜蛇一體」的生物,莫非與玄武、贔屓、吉弔、Tarasque有什麼血源關係?

生物學上的蛇龜
那麼,龜蛇同體這種靈獸,是如何誕生出來呢?
唐代李賢曰:「玄武,北方之神,龜蛇合體」;李善《文選》註:「龜蛇交曰玄武」。為什麼龜要與蛇交合?原來,中華民間自古相傳,雄性的龜不能性交,缺乏生殖能力,只好任由雌龜與蛇交配來繁衍後代。
現實生活裡,龜蛇當然不可能交配,現代中國學界認為,龜蛇合一代表原始時代的外婚制,蛇與龜代表氏族圖騰,兩族通婚便成蛇龜相交。
把上古的靈獸傳說,解釋為氏族通婚圖騰結合,似乎是中國學界的慣例。然而此種推敲既乏味,亦難以解釋全世界範圍何以出現大量特徵高度脗合的種種傳說異獸。
誠然,龜蛇交配確實難以想像,但同持擁有龜與蛇特徵的生物,卻非子虛烏有,那便是蛇頸龜(Snake-Necked turtle)。蛇頸龜科(學名Chelodina siebenrocki)的成員約有60餘種龜,分布於澳大利亞、新幾內亞、印度尼西亞和南美洲。中國雖沒有現存的蛇頸龜,卻有化石出土,證明史前蛇頸龜的分佈遠較現在廣泛。蛇頸龜會否便是玄武、贔屓、吉弔,甚至全球龜蛇怪物的「原型」?

掌管陰間的蛇龜與玄冥
大海的南邊,澳洲流傳一則神話:冥界的死亡之河激流洶湧,人死後要渡河,苦在無橋可過,唯有靠踏上河中守護靈獸--一頭巨龜的尾巴來渡江。可是每逢靈魂快要到達彼岸時,龜尾便猛烈抽動把渡河者摔入水中。這與前述Aspidochelone的故事同出一轍:巨龜可遠觀不可褻玩,踏上去難保是死亡陷阱!
有位能力高超的巫師決意為民除害。他闖進冥河,跑到龜背上,巨龜勃然大怒施以攻擊,巫師不慌不忙,用斧頭把龜頭斬下來。之後他砍樹為橋,突然有條蛇從樹根竄出欲咬巫師,他又以斧頭斬掉蛇頭。這時候,巨龜身軀顫抖看來十分痛苦,巫師心想,其實牠只是奉天神旨意辦事而已,於是把斷開的蛇頭接駁到巨龜身上。從此這隻蛇頭巨龜便世代守在死亡之河間。
令人費解的是,中華的玄武,本意是「玄冥」(武、冥古音相通),上古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其卜必北向」,因此在四聖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中歸屬北方的玄武,也可視為冥神,有道是「青龍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順陰陽」。另外,根據陰陽五行理論,北方屬水,故玄武亦為水神。遙遙萬里的上古中華與澳大利亞,其神話體系的玄武與死亡之河巨龜,同樣屬於水、掌陰間,難道又僅僅是「巧合」如此簡單?
註1
《宋中興誌》引戰國中期的《石氏星經》:「牛蛇象,女龜象。」《考工記》:「龍旗九斿,以象大火也……龜蛇四斿,以象營室。」
註2
《楚辭.遠遊》:「召玄武而奔屬。」說者曰:「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文選》注:「龜蛇交為玄武」 洪興祖補注:「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
註3
美國卡森紐曼大學(Carson-Newman University)英文系副教授Dr. Wheeler研究(此君專研中世紀文學、中世紀修辭、聖經文學及古英語),Aspidoceleon的形為”a sea-monster, much like a whale, but having a turtle-shell and a snake-like head.”
用一餐飯價錢支持本文作者:

生命的形態、文明的演化、人類的潛能,構成本書的主旋律。這些題材,看似無甚關連,背後卻猶如有一道引力把它們牽扯到一起。傳說、古籍、神話、文物與符號,不約而同暗示一個超乎現今文明的神秘世界。
異種生命活在地球:異形、藍膚人、狼人、巨人,挑戰人類的地位。
錯體文明玩轉歷史:古文明飛機、反重力、月球星門,顛覆你的常識。
異常力量無視物理:巫術、魔法、降頭、巫蠱、超能力,威脅人身的能量。
出版:筆求人工作室有限公司
售價:港幣88元
國際書號(ISBN):978-988-79374-0-1
作者:列宇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