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鳥 運送靈魂的使者

**本文作者的新作≪異界默示錄 超常傳說解密≫(列宇翔著,ISBN:978-988-79374-0-1)現正於各大書局有售。

文:列宇翔(神秘文化作家)

半人半獸可謂妖獸世界的一大勢力,其中有一種妖獸,從四大文明古國均可窺見蹤影,那就是人面鳥。

希臘神話的怪物哈比(Harpy,又稱哈耳庇厄Harpyien),被描寫為形貌醜陋,渾身惡臭,具有鋒利鈎爪兼刀槍不入的女面鷹。

中國人常說「天機不可泄漏」,此規矩在古希臘同樣適用。話說色雷斯國王菲紐斯擅長預言,敗在天機泄露太多,惹怒了眾神之首宙斯。宙斯流放他到荒島上長年獨居,菲紐斯飢餓不堪,最慘是眼前盡是豐富食物,偏偏每當想進食,哈比便以極速從山上俯衝而下,掠奪美食,然後往剩下的食物上排便,讓菲紐斯看得吃不得。這故事與佛教的餓鬼道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希臘人面鳥

中世紀後,哈比演變為男首鳥身,遙身一變為魔鬼的幫手,專門奪取世人靈魂。其實,哈比本為古老神祇,祂是堤豐(Typhon)和厄喀德那(Echinda)的四位女兒:Aello、Celaeno、Okypete與Podarge的泛稱,原是風之精靈,冥王哈蒂斯的傳令者,掌管旋風,並負責靈魂送往冥界。學者估計,牠的地位後來被奧林匹克諸神所取代,才變成人面鷹身的女妖。

而在奧德修斯故事中,主角與水手所遇到賽倫(Sirens),起初也有不同形象,分別是美人魚與半人半鳥的模樣。


1642年博洛尼亞出版的《Ulisse Aldrovandi’s Monstrorum Historia》裡的哈比插圖。

希臘的人面鳥哈比原是負責運送靈魂的神,湊巧的是,埃及的人面鳥,亦與靈魂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埃及人面鳥

古埃及人認為,人的靈魂有三類:卡(Ka)、巴(Ba)、阿克(Akh),三者與肉體並存, 擁有永恆不滅的性質。古埃及人觀念裡,死亡並非盡頭,而是另一段新生命的開端。人死後,卡與巴皆會離開軀體,遁入地府。夜色濃罩時,太陽神拉(Ra)回到地府,巴便以人面鳥身的姿態遨遊。如巴成功找到卡,二靈合起來便是阿克,尋回人的精神所在,死者便可望復活。


從古代城市阿尼出土的莎草纸,紙上描繪人面鳥巴(Ba)尋找死者軀體的過程。(圖:Wikimedia commons)

人面鳥,總與靈魂和永生主題千絲萬縷。美索不達米亞、巴比倫神話有種生物,叫蠍人(Girtablulu),曾在《基加美修史詩》登場。該史詩記述蘇美王朝英雄基加美修(Gilgamesh)的經歷:加美修斯目睹好友死去,擔心自己有朝一日步其後塵,便抉意前往冥府。路途中,他抵達馬舒山(Mashu),冥府之門正位處山中。門前他遇到蠍人夫婦,原來他倆是守門人。蠍人原想攔阻,但基加美修本身亦是半人半神之驅,遂得以通行。

那麼,蠍人與人面鳥有何關係?一幅亞述年代的畫作給予大家答案。畫中的蠍人為人首、鳥腳、有翼,活脫脫是人面鳥,唯一差異者是牠長著一條蠍子尾。


亞述凹版畫描繪的蠍人。

佛教有一種名為 「迦陵頻伽」(梵語Kalavinka)的妙音鳥,同樣是人面鳥,佛教經典每以其鳴聲譬喻佛菩薩之妙音。牠居於極樂淨土,在淨土曼荼羅以人頭鳥身形貌示人。


印度神話與佛教皆見蹤跡的妙音鳥。(圖:Wikimedia Commons)

《阿彌陀經》記載,妙音鳥和共命鳥同樣住在極樂淨土,牠們並非受報而轉生,而是阿彌陀佛欲借妙音傳法化生而成。換言之,如果說迦樓羅是神鳥,迦陵頻伽則稱為佛鳥也不為過。

中華人面鳥

人面鳥在中華神話更是常客,單是《山海經》所載的人面鳥已逾十種!其中東海、西海、北海的海神皆是「人面鳥身」,祂們分別是禺虢、弇茲與禺強,其共同特徵是珥兩蛇(據考古發現,珥蛇是指戴著蛇形耳墜)及踐乘兩蛇。而木神句芒更威風,古籍言明祂「乘兩龍」(註1)。

如果把禺虢、弇茲、禺強、句芒與印度的迦樓羅對照,可得出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這些人面鳥均對蛇(或龍)毫不客氣,金翅鳥以蛇為食,中國人面鳥則以蛇為座騎,彼此似乎大有淵源。

另外,如顒、九鳳、五色之鳥、鳧徯、竦斯、讙頭、橐(上非下巴)、(上般下鳥)(左冒右鳥),皆是人面鳥。《山海經》記載了大量奇珍異獸,唯人面鳥出現頻率之高教人滿腹疑團。或許有人認為它滿紙荒唐不值一談,但文史學術界卻曉有深意地嘗試為這部奇經賦予解釋。人面鳥在上古先民之間地位尊崇,主流學術界這樣解釋:鳥類能夠飛翔,初民想像鳥為神祇使者,能傳遞天界訊息,故成為人類神化對象。


《山海經》中的顒。

如此解釋,能否解答何以天南地北的古國皆出現幾乎一模一樣的神獸/妖怪造形,老套一句見仁見智,信不信由你。

眾多人面鳥中,五色之鳥與鳧徯頗值得再發掘一下。古書記載,五色之鳥在哪個國家聚集,那國就會滅亡;而鳧徯出現,將有兵災發生。(註2)

筆者曾撰文說,美國都市傳說中的「天蛾人」與「鴞人」,坊間描繪牠主要有兩種造形:一種有頭有頸,恰如一個長了雙翼的「人」,仿如美國漫畫的夜梟;另一種則不見頭部,大眼睛長在身軀處。對於後者,根本與人面鳥無異!

天蛾人目擊者繪圖

傳說中,天蛾人(或鴞人)總是在大型災難前夕出現。而鴞人、五色之鳥、鳧徯這幾種「人面鳥」,也有相似的習性。

是嗜血,還是示警?抑或有如希腦的哈比和埃及的巴,牠們現身災場,是為了把人類的靈魂帶往冥界?

人面鳥家族成員還有:人面鳥.哈比.巴.蠍人.迦樓羅.妙音鳥.禺虢.弇茲.禺強.句芒.顒.九鳳.五色之鳥.鳧徯、竦斯、讙頭、橐(上非下巴)、(上般下鳥)(左冒右鳥)

用一餐飯價錢支持本文作者:

《異界默示錄 超常傳說解密》

生命的形態、文明的演化、人類的潛能,構成本書的主旋律。這些題材,看似無甚關連,背後卻猶如有一道引力把它們牽扯到一起。傳說、古籍、神話、文物與符號,不約而同暗示一個超乎現今文明的神秘世界。

異種生命活在地球:異形、藍膚人、狼人、巨人,挑戰人類的地位。
錯體文明玩轉歷史:古文明飛機、反重力、月球星門,顛覆你的常識。
異常力量無視物理:巫術、魔法、降頭、巫蠱、超能力,威脅人身的能量。

出版:筆求人工作室有限公司
售價:港幣88元
國際書號(ISBN):978-988-79374-0-1
作者:列宇翔

註1

《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黃蛇,踐兩黃蛇,名曰禺虢。」

《大荒西經》:「西海陼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弇茲。」

《山海經·大荒北經》:「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禺強。」

《山海經·海外東經》:「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郭璞注:「木神也」

註2

《山海經·海外東經》:有玄丹之山。有五色之鳥,人面有髮。爰有青鴍、黃鷔、青鳥、黃鳥,其所集者其國亡。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二百裡,曰鹿台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銀,其獸多犛牛、羬羊、白豪。有鳥焉,其狀如雄雞而人面,鳧徯,其鳴自叫也,見則有兵。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