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仁」之藍膚人傳說

香港消防處推出「任何仁」吉祥物介紹「心肺復甦術」等急救知識。因「任何仁」造型為一身藍皮膚(由人穿上全身藍色緊身衣),有點像美漫曼哈頓博士(Doctor Manhattan),但更似日本AV角色,推出當天備受網民洗版訕笑。

湊熱鬧,今天就談談藍皮膚人。「任何仁」竟可扯上神秘文化,問你死未。

藍皮膚人,在科幻領域裡並不罕見。除了上述的曼哈頓博士,電影《阿凡達》裡的外星種族「納美人」、《X-Men》裡的妖后和天啟等,都是知名的藍皮膚角色。那麼,藍皮膚人只存活在創作世界中嗎?

答案或許可從《阿凡達》導演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的創作經過中尋找蛛絲馬跡。金馬倫說《阿凡達》的故事靈感來自他小時候讀的每一本科幻小說,「阿凡達」一詞的意義為「印度教神祇以肉體形式出現時的化身。在這部電影中,這意味著人類未來的技術,可以將一名人類的智力注入遙控的生物身體當中。」

至於片中納美人(潘朵拉星人種族)的外貌,則來自他母親以前做的一場夢。在夢中,她看到了一位身高12英呎的藍膚女人。金馬倫坦言:「我就喜歡藍色……而且,這與印度教的神祇有所聯繫,我喜歡它的概念。」

他之所以提到印度教神祇,理由很簡單,印度教神祇的雕塑畫像,當中毗濕努(及其化身)、濕婆描每以藍膚色的造形示人。為什麼毗濕努和濕婆會畫成藍色,這是印度宗教藝術的一個謎。要知道,據古遠的描術,濕婆明明是赤紅色的,慢慢演變為白色,稱為「潔白如茉莉花」之神;毗濕奴則本來屬深黑色的。但後來,民俗畫、壁畫、細密畫中的毗濕奴和濕婆大量變成藍身神祇了。

箇中原因,有說因為藍色象徵天空和海洋,正體現毗濕奴神的無所不在;藍色也是降魔者的顏色,正好匹配兩名大神的能力。也有人說,古時藍色染料難得,故用來彰顯神祇的尊貴地位云云。本文不探討藝術史,不深究了,只想提出一個大膽狂想:有沒有可能,自某時期起,印度宗教具影響力人士,見過一些他們認為是神聖的藍膚人,從此將他們的形象投射到原本信仰的神祇上去?

網上有則都市傳說,繪形繪聲說美國有探險家在海拔六千米的地方發現一群世世代代居於當地的藍皮膚人,起初還把這班人當作外星人,後來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從旁仔細觀察,發現他們和常人並無什麼區別,既要進食,亦說著人類的語言,樣子也是人模人樣,唯一分別在於皮膚是藍色的。

今時今日講究有圖有真相,這傳聞莫說「真相」連「假相」也沒一張,所謂海拔六千米之地是什麼地方亦未說清楚,本來不值一談。但後來翻查到一些資料,述說著另一個脈絡相似但截然不同的故事。

(未完待續。)(如無意外下篇會刊於作者新作《異界默示錄》中)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