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我很喜歡打開媽媽的大衣櫃爬入去玩,撥開一層又一層的衣服,讓我像尋寶一樣,開拓一個新世界般。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當時的自己好像著名小說 / 電影《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魔衣櫥》裡的主人翁——小妹妹露茜。
每次我走入媽媽的衣櫃裡都喜歡輕輕的關上門,躲一個下午,與自己的幻想朋友 (imaginary friend) 在衣櫃裡玩。但,直到有一天……
衣櫃裡開始傳出有人在內裡敲門的聲音,媽媽初時以為是我 / 姐姐躲了進去玩,但我們根本就正在客廳玩耍,而全家只有我和姐姐的高度才能走進衣櫃裡。
某一天,我又想打開媽媽的衣櫃時,我發覺衣櫃裡有聲音,就像有人在裡面躲着,但我打開櫃時卻空無一人。不過,這衣櫃的左邊門有一面全身鏡,每次一打開衣櫃門都會見到全身鏡中的自己,這時我開始留意到衣櫃裡的聲音不是從櫃裡發出的,似乎是來自鏡裡面的世界,我定睛望着那面貼在衣櫃門的全身鏡,開始發現鏡裡好像不只有我自己一個,甚至連鏡中所反射出來的背景也好像跟家中真實的背景有點不同,當我越看越入神時,我發現鏡中有一個蓬頭垢面,穿白袍的女人把頭向我的臉哄過去,嚇得我趕快把門關上,並飛奔去媽媽身邊,告訴她鏡中女人的事。
雖然不知道媽媽做過了甚麼,而令到衣櫃再沒有怪聲發出,但自此之後,我再也不敢走入去這個衣櫃裡玩,連把衣櫃門打開都不敢。至於媽媽呢,在我們搬家後,已再沒有買有鏡在門後的衣櫃,她亦勸親友不要買這種衣櫃了。
心理學小知識
幻想朋友(Imaginary friend)
甚麼是「幻想朋友」?「幻想朋友」是心理學術語,也被譯為「虛構朋友」、「假裝朋友」、「假想朋友」或「隱形朋友」等,指孩子利用幻想或虛構出來的朋友來陪自己玩。
如何得知孩子有「幻想朋友」?
孩子會和看不見的朋友傾談,甚至耍樂,像和空氣說話般。
「幻想朋友」的出現,是否代表孩子不正常?
「幻想朋友」的出現不代表孩子有心理/精神問題。研究證實學齡前的孩子有幻想朋友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
這些幻想朋友的出現可以是來自故事書或電視節目中的角色,也可能純粹來自孩子的想像力。
其實,幻想朋友亦是一種孩子對自身需求的投射。如生活不愉快或被欺凌的小孩,會較傾向幻想一個願意聆聽、讓自己傾訴的「幻想朋友」;喜歡英雄主義的孩子,通常會幻想出一個受助者,而自己就是警察或英雄,除暴安良,拯救他人。
有「幻想朋友」是好?是壞?
其實研究證實,小孩有「幻想朋友」是有不少好處,甚至還能有助父母育兒呢!
本文節錄自《催眠師的靈異手記》
按此訂購
作者簡介:煜晴
中國管理科學院客座教授
北京大學心理治療師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諮詢師
King’s College London(倫敦國王學院)
MSc Psychology & Neuroscience of Mental Health
(心理學和心理健康神經科學碩士生)
澳洲紐卡素大學商業碩士
國際註冊感統教育指導師
國際註冊全腦教育指導師
美國國家催眠治療師公會(NGH)催眠治療師
加拿大催眠師協會(PBH)催眠治療師
英國 IBCCES 藝術治療執行師
美國 CTAA 色彩治療師
心理學暢銷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