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佛蘭莘 (經濟科補習導師,用通俗易明的文筆為大眾解釋經濟原理。筆求人特約作者)
經濟學的出現,源於稀少性,即是指世上可用的資源數量不足以滿足所有人的慾望。我們會一連兩篇去探討下「慾望」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回事,從而讓我們對稀少性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首先,任何人都有慾望,無論是三歲細路仔以至八十歲的老人家,都會有野想得到,亦都有心願想達成。講到這裡,我們要順便解釋一下慾望和需求的分別。慾望源於夢想,只是一個願望,並不需要有能力去支持。最近香港警方在驅散示威者時,動輒以「乞兒、垃圾、社會敗類、你交幾多稅」來喝罵示威者,引來輿論嘩然。讓我在這兒替香港警方說個情吧!只因這班警察哥哥讀得書少,不知道就算是一條鹹魚都可以有夢想,更何況是人?所以乞兒、垃圾、社會敗類,一樣可以有慾望。縱使他們無能力交稅,但一樣可以有五大訴求。講到尾,警察哥哥,眾生平等,唔係發個夢都唔俾吧?
但需求就有點不同。需求固然源於慾望,但層次就比慾望更進一步,因為它是有能力去達到的。例如一個身無分文的人想去環遊世界,這是一個慾望,因為他沒有足夠的購買力(例如金錢)去實現這個夢想。相反,一個富豪如果話想去環遊世界,這就是一個需求,因為他有足夠的購買力(例如金錢)去滿足這個慾望。
那麼,香港示威者在反修例遊行中所提出的「五大訴求」,究竟是一個慾望還是一個需求?我唔識答,唯有交俾讀者您們自行判斷吧!
臨收筆前,我又提出我的「兩大訴求」,考考讀者是否已經掌握得到慾望和需求的分別。
- 以下哪一項有關慾望和需求的陳述是正確的?
A. 慾望必須有購買力去配合。
B. 富有的人比貧窮的人有更多慾望。
C. 縱使沒有滿足慾望的方法,但慾望仍然可以存在。
D. 由於慾望是無窮無盡的,所以需求也是無窮無盡的。
2.下列哪一項陳述是不正確的?
A. 假使有購買力,人們對奢侈品也可以沒有慾望。
B. 假使沒有購買力,人們對奢侈品也可以有慾望。
C. 假使有購買力,人們對奢侈品就有需求。
D. 假使沒有購買力,人們對奢侈品就不會有需求。
—
請支持筆求人出品
《獵巫武者 罪與罰的黑炎》港產武俠不死。武道高手vs異能巫師大激戰。
《穿越偉人夢 大探險家哥倫布篇》兒童故事,主角穿越15世紀,與偉人哥倫布一同海上冒險。
《通靈咒怨》學生連環死亡,重現大學校園的恐佈傳說。
《深層揭密 神秘學事典》「無奇不有」神秘傳說終極破解。